在日本,一台卖饮料的自动售货机,销量最好的规格是 500 毫升的瓶装饮料,通常卖 150-180 日元。
1970 年到 1980 年,是日本自动售货机发展的黄金十年,数量一下子从 100 万台增长到了 400 万台。这其中的推动因素有很多——人均收入的提高(买一罐饮料所需的工作时间降低到几分钟)、政府对个体户的扶持(头几年的小本生意几乎不用缴税),以及饮料厂商的介入。目前日本 256 万台卖饮料的售货机里,70% 以上都归属于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厂商,对他们而言,砍掉了中间的渠道商能获取更多利润。
“可口可乐把自动售货机作为全球渠道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实是因为现在日本取得了成功,美国总部重新理解和定义了这个渠道。”黄荣辉说,所以你也会看到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做非常多和自动售货机有关的营销。自动售货机的发达,让可口可乐在日本拥有超过一百种饮料产品,而美国市场的产品类型则少得多。
2014 年 4 月,日本消费税从 5% 提高至 8%,可口可乐紧接着宣布其在售货机渠道的部分饮料将涨价 10 日元。日本财务省为应对 10 日元硬币需求量的骤增,2014 年铸币的枚数将增加 36%,同时,大型软饮料厂商三得利也宣布“自 4 月起,增加了售货机 10 日元的库存”。一项对行业影响颇大的政策调整迅速被化解,友宝市场经理李舒也感叹道:如果中国发行了 5 元面值的硬币,那么对行业的帮助是巨大的。
日本有 500、100、50、10、5、1 日元共六种面值的硬币,但在中国,如果你往售货机里投入 20 元纸币买一瓶 3 块钱的可乐,只能找你 17 枚 1 元硬币,非常崩溃。对中国售货机的运营商来说,完成几笔这样的交易,售货机可能就会因没零钱而停止服务——一台机器的硬币库存有限,另外一个问题是,有时候你的五块钱太旧机器甚至没法识别。
像“硬币”这样看似很小,但对行业产生巨大阻碍的例子还有很多。
自动售货机这个产业是建立在“标准化”上的,机器里卖的饮料也一样。你会发现日本的饮料虽然包装设计风格迥异,但瓶身的规格都差不多。这是为了让产品方便进入自动售货机渠道售卖。但国内的饮料瓶身千奇百怪,真正符合售货机货道规格的饮料非常局限,一些形状比较特别的就上不来,比如农夫山泉旗下漏斗状的“打奶茶”,强行要上的话,容易卡住。
这些造型奇怪的饮料的共同点是:最近几年新上市,售价超过 4 元,以果汁、茶饮居多,针对白领市场。而行业内对产品的共识是:超过 4 块钱的饮料在售货机里基本上卖不出去。碳酸和果汁占据了 90% 的销售和铺货量,友宝市场总监李舒透露,“你也许看到的机器里有很多种类的商品,但可乐瓶后面的货道数量也许是其他饮料的数倍。”
广州富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总部 联系电话:020-3928 3398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2号楼1001